为扎实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汲取中华传统文化智慧,提高师生文化修养,从本学期开始,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部分老师研读国学经典著作。首先学习的是国学经典著作《论语》,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对《论语》、对孔子有自己真正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论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现精选《论语》第一到三篇研读小组的部分学习收获,和大家分享。
学而篇第一
孔子论“学”,周而且全
——《论语·学而篇第一》研读心得
兴化市景范学校 李文根
其实,在2016年,我就读了一遍何伟俊主任的大作——《论语里住着的孔子》。前后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虽然显得比较仓促,但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这次能和大家一起共读《论语》,我真的很高兴!一方面,因为能够有机会细读《论语》,弥补遗憾;另一方面,因为有这么多共读的伙伴。
于是,一切便快乐地开始了!
研读《学而第一》,我的眼中是“学”:
首先,通过研读我们应该知道,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学”和“习”是两个词,学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学习,而习则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践行或实践,所以第一句里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次,孔子认为,学习需要和思考反思相结合。论语开篇即有“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这样的阐述。
第三,孔子认为,学习这件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立德树人密不可分。他认为,安贫乐道的是好学者,行胜于言的是好学者(“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认为,行孝、尽忠、有信的一定也是好学者(“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第四,第四,孔子认为,学习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需要时间精力,也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所以,他主张人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觉得还有时间和能力的前提下努力学点什么,即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第五,第五,孔子认为,学习还是一件庄重严肃的事,要想学习好,一要端正形象和态度,有一份恭敬先贤之道的心,所谓“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二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有自我修正学习谬误的决心和勇气,所谓”过则勿惮改。”
第六,正所谓,孔子论“学”,周而且全,堪为典范!
为政篇第二
为政以德,为政有方
——《论语·为政篇第二》研读心得
张郭中心校朱丽华
《为政第二》这一篇总共有二十四则,基本内容是围绕如何实施德政展开的,何主任概括为“为政有方”。本章中很多观点对我们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也很有指导意义。
其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何以为政?孔子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方,很有画面感:如果为政者做得好,就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其他的群星都会围绕在周围。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呢?孔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为政以德。
孔子谈的是古代为政、治国之道,以今天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作为班主任,你的管理力哪里来?怎样让几十个学生在你的带领下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靠为师之“德”,亲其师而信其道也,一位师德高尚、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他的班级班风不会差到哪里去。
作为校长,你的领导力、凝聚力哪里来?学校管理不光要依靠硬性的考核制度,更要靠校长的人格魅力,校长修其身,端其行,各方面堪为教师楷模,方能服众。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制性的约束、惩罚,有时候不会让人心悦诚服。表面的服从有时并不一定是内心真正的信服。大到国家国学经典文化书,小到单位,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众星共之”的理想状态吧!
其二: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也是非常有画面感的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番情景:孔子给颜回讲课,颜回呢,既不像子贡那样与他交流探讨,也不像子路那样爱提出不同见解,只是恭敬地望着孔子,听他讲课,没有半句质疑,以至于孔老师都觉得颜回好像看起来有点愚钝啊。孔老师下课后留心观察,结果发现颜回所言所行,与自己讲给他的道理完全一致,甚至能够进一步加以推广发挥。这时孔子感叹道,颜回并不愚钝啊!
仔细回味这个场景,不禁想到我们的课堂:
我们都希望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对自己有所“回应”,对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发出自己声音的学生,总是不太满意的,时间长了甚至喊都不喊他发言了,有多少人能够像孔子一样课后还去“考察”一下他们的真正状况呢?
事实上,有的学生虽然上课非常活跃,积极参与讨论问题,但是思考深度不够,他们也就是课上“热闹”一会儿,又不能“温故而知新”,所学终究是浅薄的;有的学生上课时,不积极举手发言,也不参与讨论,看起来“呆呆的”,但是实际上他们认真倾听了,并能在课后加以消化,真正掌握了知识。当然,也有的学生课上既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又能积极与老师互动,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作为老师,我们要像孔子一样,不以一时一地的表现下结论,而要耐心地多多了解,从各个方面考察,才能对学生给出正确的评价,因材施教呀。
八佾篇第三
从孔子形象到兴化方言
——《论语·八佾篇第三》研读心得
安丰中心小学戚荣生
《八佾篇第三》共二十六章,都与礼有关,虽然有几篇讲的是乐,但乐本质上也是礼的一部分。比如“三家者以《雍》彻”,这里的《雍》是周天子举行祭祀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歌,是礼乐。“八佾舞于庭”的“佾”也是祭祀时舞蹈奏乐的行列。主题如此集中的篇章在这部语录体典籍中是非常罕见的。
反复诵读本篇,想象每一章中孔子讲话的情景,孔子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明晰起来。再把每一章联系起来看,孔子简直已在我眼前复活了。不对,“复活”一词并不准确,孔子从未离我们远去,他本就一直活在《论语》里。《论语》里住着的孔子,我终于体悟到何老师心中的体悟。打开《论语》,就像叩开了孔子的宅门,听他讲学,与他对话。
一、讲礼的孔子
这里的“讲礼”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讲解礼。如孔子给林放讲礼:“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给王孙贾讲礼:“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给子贡讲礼:“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给定公讲礼:“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第二层意思是讲究礼。孔子讲究礼,“吾从周”,尤其崇尚周朝的礼乐制度。他客观地指出周礼是“监于二代”并“有损益”,才能达到“郁郁乎文哉”;同时坦诚地指出因“文献不足”,“杞不足征”夏礼,“宋不足征”殷礼。孔子研究礼的这种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特别令人敬佩,用东北话说:实在是个讲究人!孔子认为“夷狄之有君国学经典文化书,不如诸夏之亡也”,就是因为这些地处偏远的国家虽然有君主,但是不讲究礼,终究是蛮夷之地。以此可见,形容一个人态度粗暴用“蛮不讲礼”其实比“蛮不讲理”更准确。
第三层意思是维护礼。孔子对礼乐制度的维护,表现在他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批评,对“三家者以《雍》彻”的批评,对“季氏旅于泰山”的批评,对鲁国国君在举行禘礼时越礼行为的批评,对管仲的种种越礼行为的批评,对居上者“为礼不敬”的批评,以及自己“事君尽礼”,却招致“人以为谄”的无奈。
由孔子的讲礼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兴化人的讲礼。在兴化方言中也有“讲礼”一词,给大家举个例子:邻居张奶奶送了一篮草鸡蛋给你,你不肯收,让她留着自己吃,这时候张奶奶说你“讲礼得凶哩”。从这个情景再现可以看出,我们兴化方言中“讲礼”的意思是:不收受别人的礼物。以前我一直认为这个词写作“讲理”,也就是讲道理;后来我觉得还是写作“讲礼”更准确,也就是讲礼貌;现在读了《论语》之后,我蓦然发现,咱们兴化人“讲礼”之“礼”正是孔子所崇尚的礼,所谓“无功不受禄”是也。
二、仁义的孔子
“仁”即仁爱,“仁者爱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在孔子心目中,仁乃礼、乐之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他认为志士仁人为了保全仁德,虽献身亦不足惜,即“杀身以成仁”。“义”即正义,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上”,他将义置于君子为人非常重要的位置。“见义不为,无勇也”是他对看到正义的事情却不能奋不顾身去做的人的批评。后世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成了传统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孔子失去官职,来到边境,仪封人安慰孔子的随行弟子的那句“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真是一语成谶。
其实,在我们兴化方言中也有“仁义”一词,给大家举个例子:大街上有商家搞活动发礼品,你站在人群后方守株待兔,张奶奶挤到前边一下子就抢到俩,她随手抛给你一个,顺便说了一句:“上前边抢撒,仁义得凶哩!”从这个情景再现可以看出,我们兴化方言中“仁义”的意思是:不争。这个意思跟孔子讲君子“射不主皮”倒是一样的道理,不争强好胜,点到即止,所谓“君子无所争”是也。你站在人群后方碰运气,正是“其争也君子”也。
三、文雅的孔子
讲礼、仁义的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文才不可谓不高矣。从本篇可以看出,孔子还有着特别高超的音乐造诣。他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他评价《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可见,孔子的音乐审美不光注重外在的节奏、旋律,更注重内在的思想内容、精神内核。他甚至可以指导宫廷的乐官之长:“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孔子高雅的音乐品味和高深的音乐修养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在我们兴化方言中亦有“文雅”一词,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到张奶奶家吃饭,也不怎么搛菜,只顾埋头扒饭,于是,张奶奶说你“文雅(音牙)得凶哩”。从这个情景再现可以看出,我们兴化方言中“文雅”的意思是:吃饭时,不怎么吃菜。这个意思其实还是比较接近“文雅”的本意的: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尤其是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更要注意形象,更要文雅一点。
兴化方言中的“讲礼”“仁义”“文雅”如果常出于知识分子之口,倒也不足为奇;事实上,“讲礼得凶哩”“仁义得凶哩”“文雅得凶哩”我们更多地反倒是听到像张奶奶这样没有文化的纯朴老人说出。这不奇怪吗?难道这些老人幼时皆读过《论语》?当然没有!他们大字不识一个,应该是从小听长辈讲话时潜移默化地学会的,就跟他们从小就学会说“麻里木足”是一样的。
我推想,咱们兴化古时一定是个文脉昌盛的地区,说不定还真是家家皆读《诗经》,人人皆习《论语》。因为文化氛围浓厚,即使上不起学的穷苦人家,耳濡目染多少都会说几句《论语》里的名言。这些名言散逸于老百姓口头,久而久之,就成了兴化方言的一部分。我还可以举一例加以证明:张奶奶给你表妹介绍了一个对象,不停地夸赞:“人家这小伙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文质彬彬滴,家里还养了100亩蟹塘。能嫁,肯定享福!”张奶奶不识字,却能说出“文质彬彬”这个成语,你惊讶不惊讶?而“文质彬彬”正是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想,咱们兴化历史上出了那么多的大文豪,当代出了那么多的作家、学者,一定跟兴化方言的滋养脱不了关系。我又想,我们倡导“普通话进校园”,这当然是对的;在此基础上,我们是不是可以为学生开设“学说兴化方言”的社团。正如去年大火的歌曲《大田后生仔》所唱:“零零后的同学,你不会说方言。”现在的孩子真的已经不会说兴化方言了,比如“麻里木足”这个词语,孩子们不但不会说,听到兜兜裤在防疫大喇叭里喊话“有些人啊,麻里木足滴”,还要问父母是什么意思。“讲礼”“仁义”“文雅”“文质彬彬”孩子们虽然会说,但并不是兴化方言里的那种意思和味道。我发现现在更有一种极端情况,那就是有些孩子兴化方言一句都不会说,真的一句都不会说,只会讲普通话。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方言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母语,难道不是吗?从小,方言和母乳共同滋养着我们,母乳滋养着我们的肉体,方言滋养着我们的灵魂。每个地方的方言都是应当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况是如此文雅的兴化方言,我们不应当且说且珍惜么?
编辑 | 彭金星
审核 | 唐兴杰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