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读了很多书,但都是浮光掠影,除了知道故事情节外,其他的收获寥寥,最起码没达到我预期的收获。看到别人写的书评,不止一次地问自己,为什么我写不了这么深刻呢?
我自己总结看书收获少的原因,首先是懒得写读书笔记,有些想法和问题不写下来,就会像炊烟一样一吹即散,没办法留在脑子里。
其次,我也会不情愿地问自己,真的会读书吗?
我不愿承认自己不会读书,只愿承认自己的读书能力还要有所提高。于是我最近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莫提默·J.艾德勒和他的助手查尔斯·范多伦。该书初版在1940年,1972年再版,主要讲述如何通过分析阅读提高人的心智。
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高中文学名著分析思维导图,还主编了《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
另一位作者查尔斯·范多伦(1926-)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
在本书中,作者把阅读分成四个逐渐递进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着重写的是分析阅读,适用于论说性书籍而不是虚拟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具体内容见下面的思维导图)。
自查了一下,我目前的阅读能力在检视阅读上,也就是说会粗略地把书籍读一遍,多数都没有深入阅读。
虽然本书的阅读对象是论说性书籍,不太适用于文学作品,不过,我还是可以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根据本书内容做一下改进的。比如高中文学名著分析思维导图,我可以问“这本书在谈什么?”,“我在书中学到了什么?”“书中哪些观点是我赞同的或反对的?为什么?”另外读完一本书后,我也可以架构出作品的骨架。
我相信,带着问题的阅读肯定会比稀里糊涂的阅读有收获。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
阅读的层次:分析阅读
阅读的层次:主题阅读
摘要:
1、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2、任何一种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核心就在你要努力提出问题(然后尽你可能地找出答案)。这是绝不可或忘的原则。
3、是因为你欠缺有效运用自我提升的技巧,在挫败中产生了沮丧,因而才感到厌倦。
4、从实际去做中学习到如何去做的道理。
5、怀疑是智慧的开始。
6、如果你对一篇文章连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那么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书能给你一些你原本就没有的视野。
7、不肯用分析阅读的人,最容易犯玩弄文字的毛病。这些读者从来就没法超越文字本身。
8、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也提到了这一段。他说:“其实这就是我们的责任。为了追求真理,要毁掉一些我们内心最亲近的事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哲学家或热爱智慧的人更是如此。因为,纵使双方是挚友,我们对真理的虔诚却是超越友谊的。”
9、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盲点,当然,争论而不想有派别之分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
10、通常,在科学与历史中,前人缺乏的知识都是由后来的人发掘出来的。科技的进步与时间的延长,使得大部分的研究调查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在哲学领域中,状况却可能相反。似乎时间越久远,知识只有衰退,而毫无增进。譬如古人就已经懂得分辨出人的意识、想象与理解力。
11、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
12、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