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命理 > 周易学习 > 正文

    第十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开幕

    2023-05-16 13:01 标签: 易学 周易 哲学 两岸 研讨

    中新网山东新闻5月6日电(记者 赵晓 李欣) 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在“五一”劳动节前落下帷幕。该研讨会创办于1993年,两年一届,在两岸轮流举办,至今已有30年历史。本届大会对两岸文化交流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何深远意义?

    论坛闭幕后,中新社山东分社记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专访了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尚信。他最近正在对本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在他看来,与往届相比,本届研讨会有四项重要成果:

    第十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4月22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吕妍 摄

    成果一:推进易学在当代的转化与创新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内蕴着转化创新之意。按传统易学观念,“生生”是宇宙的功能,“和合”则是实现生生的重要保证。李尚信说,人生在世的价值,在于参赞宇宙之化育,目的是成就万物和人类的生生,使其更具生命的活力。这一观念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需要人们去发扬光大、转化创新。

    在他看来济南周易学习,新时代的易学和中国哲学研究,不仅要把传统讲清楚,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关切现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李尚信回顾道,本届研讨会上,多位学者就易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表了看法。如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台湾著名哲学家林安梧认为,《周易》哲学不是宇宙论中心的哲学,它和儒道哲学一样,都是天地人交与参赞而成的生生哲学。他呼吁,学界应摆脱反向格义的限制,正视古典汉语焕发的哲学智慧,如此才能挺立中国人文学术的主体性,并对21世纪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王新春认为,张载“横渠四句”的精神经过创造性转化之后,将在处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部分参会学者还就易学与当下乃至未来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如人工智能时代的《周易》研究与创新发展、《周易》“数理”逻辑对未来数字文明的可能影响。“这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前沿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李尚信说。

    成果二:探索中西哲学互鉴的路径

    “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研究,不能再单纯地以西方哲学范式审视中国元素,而要基于中西平等互鉴的立场,在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会通中西、面向世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从而真正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李尚信表示,在此背景下,易学与西方哲学的会通、海外易学、易学典籍的对外传播成为本届研讨会的热点议题。

    大会举办期间,多位易学专家阐发了对易学与西方哲学交流互鉴的理解和思考。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方向红比较了海德格尔和邵雍的“观物”。在他看来,海德格尔的“观物”就是思物,思是“思念之思”,是“充满迷雾的返回步伐”,是“无法无天的任意之举”。而邵雍的“观”有目观,有心观,有理观,“观物”即知物,圣人之观谓之“反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史少博对日本江户中期学者伊藤东涯的《太极图说管见》和《太极图说十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而论述了中国古代典籍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李尚信向记者介绍说,除上述观点外,《周易》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嬗变、现象学视域下《周易》的象—理结构、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周易》的吸收与运用、刘牧图书易学的符号学解读等大会议题也饶有新意,颇具启发性。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李尚信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梁犇 摄

    成果三:促进易学传承与跨学科研究

    李尚信还谈到,近年来,易学跨学科研究日渐兴盛。本届研讨会的学术议题涉及科学、天文学、教育学、中医学、艺术学、文学、道教、逻辑学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拓展了易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边界,充分体现了易学海纳百川、无所不包的特质。

    比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黎星指出,易学与天文学交融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恰当的定位与合理的评判,必须坚持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吴克峰认为,从易学逻辑的视角看,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古筮考》其实指出了“辞象法式”与“纳甲法式”两种推理方式,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逻辑乃至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高度重视对国家发展、文明传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冷门绝学,是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的一大显著特色。

    李尚信评价说,参与本届研讨会的学者在易学探源、出土文献、《周易》经传、易学史等领域奋力深耕,围绕众多经典命题展开了扎实而又富有新意的论证,为属于冷门绝学的传统易学研究提供了更详实的资料和更深刻的解读。

    成果四:培植易学新秀

    “青年学者肩负着中国学术的未来。出于培植新秀的目的,本届研讨会除设常规的小组讨论外,还在开幕式前特设青年易学专场。”李尚信介绍说,青年易学专场为两岸多位硕博研究生搭建了展示自我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李尚信表示,青年学者的成果不乏亮点,反映了两岸易学研究后继有人、持续推进的良好态势。易学新秀既能相互观摩、互学互鉴,又能收获专家学者的点评与建议,有益于学术新生力量的成长。这一安排,也内在契合了易道生生不已之义。

    “综合来看,第十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体量之大、内容之广前所未有。”李尚信总结说,此次参会论文涉及易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守正与创新共存、传承与发展同在,标志着两岸学术交流再结硕果。

    青年学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刘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梁犇 摄

    展望未来,李尚信告诉记者济南周易学习,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将充分吸纳与会专家的建议,在形式上,探索创新两岸学者互访、互开讲座或课题合作、经常性举办两岸小型专题研讨会、出版对岸学者的学术成果、互派交流学生并攻读学位、每年举办两岸青年学者夏令营等方式,促进两岸深层次的交流;在内容上,推动两岸学界在传统易学基础与重大疑难问题、数据库与文献整理研究、易学的当代转化创新等领域展开更大规模、更具深度的交流合作,进而立足两岸、面向全球,努力提升中国哲学的国际话语权,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风水堂:一元四素方法论

    风水堂:一元四素方法论

    《周易》是我国在16世纪以前,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宝典之一。她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
    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

    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

    这个题目展开来讨论,其实就是说: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巜周易本義》这本书的内容,作为当时(清代)私塾先生的教科书,由懂易学的先生担任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比较适合。其中章节只需带领学生学习...
    周易六爻中有64种卦形及其变卦,组合起来

    周易六爻中有64种卦形及其变卦,组合起来

    开始这段是最为辛苦的阶段,需要学习的较多。我采用清朝野鹤老人在《增删补易》中提出的速成方法再加上一些变动,因此只需要初学者记住最基本的八个卦形即可应用预测。说到这里有必要讲下三点基本功:9在周易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