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周易命理 > 周易学习 > 正文

    风水堂:一元四素方法论

    2024-05-04 15:03 标签: 科学 周易 诵读 万物 老子

    一元四素方法论是指一元的德和道,是古代中国文明认识世界的纲领,德和道与《周易》的象、数、理、气相结合,共同构成一元四素,慧智双运而加以运用。她是中国古代文明论证和认识万物的金钥匙,是启迪慧和智、双向同步开发智慧的科学方法,是维系中华民族文明长盛不衰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科学能够超前发展的法宝,是令整个西方科学界瞩目的东方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一元四素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 语音

    一元,即德和道。四素,即象数理气。一元的深刻内涵全部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之中,象数理气四素方法论的内涵则主要蕴含在《周易》中。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地、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6]

    象:《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在用象析的方法中,包括万物万事的本象和拟比类象。如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臓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中解象,才是通于象。 [2]

    数:《说文》曰:“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组词有数目、数量、数据、天数、气数、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种语言工具,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工具,用数学公式、数学图象来表达万物的内容,是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可以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周易》就是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的变化规律。 [3]

    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理指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喻,理解,理想。还指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如管理,治理,理财,理事,理音,自理,修理,总理;。也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4]

    气: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说文》气,云气也。《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于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但是她却是能量周易学习方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如果。不把握住她,对万物的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接近事物的真理。因此,知气、识气、观气、用气,就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中最为难以掌握的一个环节。需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才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5]

    一元四素是《周易》的灵魂

     语音

    《周易》是上古时代中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一元四素大一统的科学。 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要运用《易》学的“象”,透过万物的表象和易象探寻其实质和实相,进而运用数来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按事物本身的规律依据道德理论中相应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理喻、理解,将理性上升为理论。 [7]

    一元四素这一方法论,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将老子对宇宙真理最深刻、最全面的揭示,转化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使这一哲学理论,具有可验证性、可应用性、可推动社会正确发展性,从而构成人类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7]

    一元四素方法论与文字语言

     语音

    从甲骨文研究到未简化前的文字和语言,不难深切地体悟到:中华古代祖先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字的设计,完全是一种慧观和智观高度结合型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是为了使子孙后代在运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慧心、提升智力,是为了同步开发人的慧识和智识,使后代能够自然地在运用之中,同步开发慧和智,双向同步开发,慧智双运同成。可以说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就是活灵活现的一元四素方法论的设计成果。

    周易学习方式_学周易从何入手_学周易如何入门

    一元四素论经典诵读

     语音

    一元四素的理念,全部蕴含在老子《德道经》和《周易》这两部著名经典之中。我们应当在老子《德道经》道德思想的领导之下,在“中气以为和”的主宰下,将经典诵读贯穿于人体生命发展六大阶段的全过程之中,让经典诵读成为中华民族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一元: 一元四素方法论的经典诵读,核心是“一元”,也就是运用德和道的“上善”属性和能量统率经典诵读的全面展开。象数理气即是在道德一元系统的总领之中全面而系统的方法论。就是以老子《德道经》这部万经之王和百科全书作为经典诵读的总纲,终生诵读,列为经典诵读的主导教材,凡加入经典诵读活动者,都应当将老子《德道经》的诵读,作为终生诵读的经典,贯穿在人们生命发展阶段的全过程之中。不论是胎婴时期、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成人时期、老年时期的任何生命阶段加入经典诵读,都要自其参加之日起,终其一生地运用老子《德道经》为主要的根本性的教材,进行对自己相应生命阶段的应用,以及对家庭所有成员不同阶段的运用。例如运用于“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各个生命阶段之中,信受奉行,终生不移。

    象:经典诵读,其中的“象”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经典本身的文字之中和文字的背后。水结晶科学试验已经揭示出:万物皆有象。文字、语言、乐曲、图片、物品、语言都具有水结晶成像性,美善的文字、语言、乐曲、图片、实物可以散发传递善美的能量和具有活力而健康的信息,丑陋的文字、语言、乐曲、图片、实物可以散发传递丑恶的能量和令人厌恶的信息。从水结晶的试验成果中,我们可看到,上善治水,就是正确的析象和择象方法。文字、文章皆是象,所以要运用“上善”在经典诵读中,选择具有道德能量、上善的“象”,——例如选择经典读物,则应选择能量可以通达阴阳、隐显之经,能够使人心、性、命三大系统向“上善”方向改变之经。择上善之经,诵上善之经。看美善之书,读美善之书;言上善之言周易学习方式,语上善之语;远离庸俗之书,丢弃淫秽之书;止粗俗之语,绝淫猥之语;听优美和谐之曲,远流俗噪耳之曲;观赏心悦目之画图,勿观淫秽粗俗之品。取善象为用,弃伪象为则。这些就是选择和保持上善之象的重要内容。

    数:经典诵读的“数”,贵精不贵多,贵专不宜滥。应当重点突出,以点带面。精于数而又析于象、理、气的经典莫过于《周易》,欲穷于数,《周易》不可不诵读。《周易》是上古时代中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一元四素大一统的科学。她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不离“0”和“1”,“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生发动力之源,她富含形成科学头脑的营养能量和科学创造性。她既具有高超的抽象性又具有缜密的逻辑有序性。这是世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所不能望其项背的科学。它运用象数理气四素所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展开她那包罗隐显、洞彻阴阳的数理方法。她的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具有统一性、无限性、简单性、和谐性、全息性、可证性等等特点。她运用最简单的数,计算最复杂的万物规律。《周易》是我国在16世纪以前,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宝典之一。通过诵读,可以掌握其内在的无为先天精神能量,既能启迪我们大脑深层的慧性,又能使我们后天的智识逐步同步,从而真正掌握这门大学问、真学问,从而获得大智慧。所谓“预测”只是她全部潜在功能中的一个小分支,更重要的是她那有为与无为高度和谐统一、运算推演宇宙万物基本规律的深刻内涵,所以《周易》应当成为经典诵读的必修课本之一。

    每次诵读经典时的遍“数”,应当以三遍为基数,七遍则有利于先天系统中物质的改变,在催动体内先天系统变化时,则以七遍为基数,最好运用三次这个基数,也就是二十一遍,这样效果较佳。还有运用七七四十九次的数法,效果颇佳。在诵读遍数的前提下,还可以延伸为“天”,其中连诵七天或者以“七”的倍数天,如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以确保经典对身中之水先天性质的再造作用。当然身中之水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这种用“数”治水也必须长期反复轮流使用。

    诵读的数,九遍则对人体后天系统作用较为明显。一般多是采用九遍为基数,然后依据四象主形、理形之理,而选取三十六次。其余还有用八数,是一种阴数用八以及取八风之理,在此基础上再用三生之数而用二十四遍的一些方法。由于先天化生后天、无为主宰有为这一理论是用“数”的原则,所以经典诵读中的用数,以使用先天数的七和二十一最为常用。

    理:经典诵读之理非常丰富,归纳而言,不外乎诵读经典之理,有常道之理与非常道之理之分;有真理正理与杂理歪理之别。老子“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经典诵读中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的理论。对如何运用上善治水,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释,既有理论也有方法,是经典诵读的理论指导和应用的方法。 [7]

    气:气既是物质,又是物质的能量形态。德慧智诵读经典就是启动、调用、传输经典文字中丰富蕴藏的这种能量物质,使其为己所用,利己利他。启动、调用、传输经典文字中丰富蕴藏的这种能量物质,使其为己所用,利己利他。

    周易》中所含的一元四素方法论

    一元,即德和道。《子华子·大道》中说:“元,无所不在也。人能守元,元则守之;人不守元,元则舍之。”也即是老子《德道经》中所说:“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淮南子·原道》中曾说:“执元德于心而化驰若神”。只要将心灵道德化,精神就能产生质变升华,慧识就能驰骋于万物之间和万物内外。道德是诞生大慧大智的基础。缺乏道德的智识聪明只是愚智,唯有道德能够弥补智识的缺陷,但是唯智型的聪明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空白。

    用德和道为最高统帅和最终归宿的研究方法,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元论。一元四素方法论,是在这一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四素逐层级展开和最终归一地、阴阳和谐用中统一的研究方法论。

    “一元”的深刻内涵,全部蕴藏在老子《德道经》中。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周易》中所含的四素方法论。

    学周易如何入门_周易学习方式_学周易从何入手

    象数理气四大方法论,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排列方式和方法。象3、数2、理1、气0,四大方法由简单到深刻、由表面到内核,层级性地加深和扩展,这是一部完整而科学的、逻辑性极强的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论。以旋极图的象为总纲,指导身体于象,观于象,拟于象;运用慧识悟于数,智识计于数,析于数,推于数;运用慧识科学创造力与智识思维析其理,悟其理,阐其理;运用道德之心与脑以及慧眼观于气,运于气,用于气。这四大系统性的方法论,互为依存,相互佐证,互根互用,互推互演,既揭示万物太极的阳态显性完整内容,同时又揭示万物太极阴态隐性的气场运动变化规律和生成要素以及必然趋势。将万物生成演化和终极归宿的特点和规律,完全纳入四大要素中全面地展开和揭示,从而构成一部完美的、无可匹敌的科学研究方法。

    象:《易·系辞》:“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周易·略例》中说“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说:“物生而后有象”。老子《德道经》曰“执大象,天下住”。用象析的方法,包括万物万事的本象和拟比类象。如万象,形象,景象,现象,象征,象兆,象声,象形,图象,气象;病象,脉象,臓象,卦象,爻象等等,能够知象而解象、破象,进入数、理、气这三个层次中解象,才是通于象。

    数:《说文》曰:“数,计也”。《老子》曰:“善数者不用筹策”。《祖冲之》:“专攻数术,搜炼古今”。《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汉·王充《论衡》中说:“以计求便,以数取利”,内含策略与权术之意。《后汉书》:“其数有可言焉”,以数论规律性和必然性。又如数目、数量、数据、天数、气数、数值、数制、数学、数字等。数学是一种语言工具,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工具,用数学公式、数学图象来表达万物的内容,是最简洁、最准确的方法;数学是一种推理工具,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是一种计量工具,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周易》就是用数表述和解析万物的变化规律。

    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吕氏春秋·劝学》:“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庄子·秋水》:“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

    指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如道理,理论,理由,理性,理智,理喻,理解,理想。

    指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辨别、分类、加工、处置,如管理,治理,理财,理事,理音,自理,修理,总理。

    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如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气:《黄帝内经·灵枢》:“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说文》:“气,云气也”。对于“气”的认识,我们从汉代编纂的著名字典《说文》的解释中不难发现,当时在儒学家中,已经开始丢失了对“气”字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仅将气解释为“云气”。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气是肉眼不可见的物质,属于太极阴鱼、太极黑中的物质与规律。但她却是能量,是万物变化的动力。不把握住她,对万物的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无法接近事物的真理。因此,知气、识气、观气、用气,就成为一元四素方法论中最为难以掌握的一个环节。需要“修之身,其德乃真”的艰苦实践和长期培养,才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进而用气对象数理进行顺证和反证,产生的结论也就能够成为真理。

    诵读《易经》,主要是开启每一个孩子的科学头脑,用最简单的方式,运用自己的直觉和灵感,发现天地宇宙间最基本的运算规律,来进行推演,认识自然,认识世界。

    东方龙文化的教育,在社会离道失德程度还不十分严重、人们的仁性尚相对淳朴的时期,教育的主体内容和关键内容,就是道!证道,传道,将道的变化规律,告诉后一代,传承给后一代。道的变化规律,就是伏羲所开创的易道文化。用“易”、用《易经》就能充分演示的文化,既简单,又明晰,是《易经》的开慧益智应用,是天地之数变化规律的把握,这才是东方龙文化教育的根本和不二法门。

    中华民族的教育,一旦失去了伏羲开创的易道文化教育,整个民族就会跌进愚昧不明的时期,历史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明代所经历的“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时期,全国的儒生们和读书人普遍丢弃的,恰恰就是这本《易经》。这就把教育的“教”,把甲骨文“教”字形中孩子头上“爻”的内涵,彻底给消灭掉了,将儒生以读易为必修课加以抛弃以后,整个中华民族教育就完全剥离了慧性教育和真正东方龙文化的教育,使整个民族的创造力逐步下滑到地球村第三世界贫穷落后的水平。这个贫穷,不是单指物质贫穷,更是精神创造力的贫乏。这是非常典型的根文化教育断裂,智能教育失误,文昧障蔽文明的健康发展。

    金文的钟鼎字,秦朝六书篆体,以及汉代《说文》篆体中,这个“教”和“学”字造型全都保存着东方龙文化的慧性教育特征,将易道文化教育列为教育的灵魂和方针。

    易道文化教育的不离不弃,其实是东方龙文化中“修之身,其德乃真”这个修身文化实践的不死不亡。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吟诵和观诵《易经》,其实就是在实践着一种以易证身、以音修身。对《易经》的诵读,就是道学中的“行不言之教”。《易经·乾卦第一》,其中就已经将修身的完整过程,全息性、浓缩性、纲领性地对人类的慧性全面地揭示、对智能隐喻性地进行了提示。只需要人们坚持诵读,不离不弃,修身的变化就在无为中自然进行,对慧性的无为激活就在默默地进行,对智能的调节规范就在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在坚持诵读中,许多德性的品与质达到或接近大道频率的人,必然会感而遂通,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产生慧智共运。

    学易须知方法论

    学周易如何入门_学周易从何入手_周易学习方式

    《周易》,是上古时代中国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等,无所不包的“一元四素”大一统的科学。她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

    《周易》,它运用“象、数、理、气”所进行研究的方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无限高度、无限广度、无限深度、无限细微的领域之中,自由地展开她的方法。“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具有统一性、无限性、简单性、和谐性、全息性、可证性,等等特点。她既具有高超的抽象性,又具有缜密的逻辑有序性。这是世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所不能与其匹敌的科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在介绍《周易》时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周易》,既具有高度概括性、高度抽象性,又具有“象、数、理、气”方法论的缜密逻辑性,她是一个具有普适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古代中国,正是在这一基本理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周易》,并不是鸿篇巨制,她简单地由《易经》和《易传》二部分共同组成。虽然,只有几万字的内容;但是,它却与《老子·德道经》一样,是一部古代慧识与智识完美结合而诞生的一部巨著,内容博大精深,虽然名为“易”却难,虽然难却又简易。

    中国历代的治易学者,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他们皓首穷经,世代传承,留下来的著述,浩如烟海。但是,真正能把握《周易》的灵魂,挥洒自如地运用象、数、理、气方法论,探其精微,“极深而研几”的大家名流,却又寥落如寒星,为数不并多。能用易经“象、数、理”者居多,而用“一元”和“气”驾驭“象、数、理”者稀。

    古往今来,学《易》者多如牛毛,大成者却颇为稀少。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现象呢?这是因为《周易》是一门需要“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才能学习和运用的学科。学《易》,并不像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只凭后天的智识、小聪明,勤奋钻研就完全可以学习和掌握,并且能够步入全面和深刻的状态中。《易》,并不是一门只需要勤奋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就终究会学有所成的一门科学。学习《周易》和运用《周易》,后天的智识只能作为工具,作为桥梁,作为载体在学习中使用。

    学习《易》,只有启动和运用心中的慧识,慧识和智识同步才能真正地学习她和运用她,思识慧性才是掌握和运用她的钥匙。这一特点,也正是能够使西方科学家获得“灵感”的重要原因所在。

    西方科学的发展,的确诚如他们自己的切身体会而言,是产生于99%的勤奋和1%的灵感之中。但是,仅有闪现性的灵感和片段性的灵感,还不足以全面问鼎和掌握《周易》。学习和掌握以及运用《周易》,必须具有稳定的“慧性”才能达成目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学习和研究方法选错了路径,也就必然是南辕北辙,空无所获,终竟不可能将易学的“象、数、理、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人与《易》必然殊途歧路。

    《易·系辞》中,其实已经明白地告诫后来的学易者和研究者:“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如果不弄明白什么叫“无思”、“无为”,不识“无思”的“无”字并不是“無”,不知甲骨文的“思”字上边是个头顶“囟”门的囟,而不是“田”。不能将心与头顶的囟门连接成一体,深入地实践和运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那么《周易》的学习也就终难有所成就。

    只有认识到《易经》独特的学习和解读方法,窥其门径,探其奥秘,才能登堂入室而明易知经。

    这个独特的学习方法,就是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也是《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老子·德道经》又是学《易》的必修课。“万物尊道而贵德”的心身实践,将“德”和“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才是打开易学之门的钥匙和敲门砖。

    简要地介绍学习、掌握和运用《周易》的诀窍,主要是为了全面解析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方法逐步在我国失落的原因,以及探讨如何恢复其生机,掌握古代中国“智”和“慧”同步开发,慧智双运、慧智同用地继承中华文化中的绝学,真实不虚地实现道德复兴和民族复兴。

    我们正在开展的“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理念,正是基于这些原理,从“德”和“道”的“一元”与“象、数、理、气”高度协调统一,培育我们民族教育中早已淡忘了的慧识,提升科学创造力的能量源泉,达到慧智双运。从而不仅能掌握《周易》,还能超越西方的直觉与灵感,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水平,重新进入世界的前列。

    · · · · · ·()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章
    风水堂:一元四素方法论

    风水堂:一元四素方法论

    《周易》是我国在16世纪以前,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能够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宝典之一。她是古今中外不同于任何其它理论科学的一部巨型科学大体系,但是又归纳于“一元”的总领之中。...
    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

    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

    这个题目展开来讨论,其实就是说:学习《《易》、《易经》的从何开始的问题。巜周易本義》这本书的内容,作为当时(清代)私塾先生的教科书,由懂易学的先生担任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比较适合。其中章节只需带领学生学习...
    周易六爻中有64种卦形及其变卦,组合起来

    周易六爻中有64种卦形及其变卦,组合起来

    开始这段是最为辛苦的阶段,需要学习的较多。我采用清朝野鹤老人在《增删补易》中提出的速成方法再加上一些变动,因此只需要初学者记住最基本的八个卦形即可应用预测。说到这里有必要讲下三点基本功:9在周易中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