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 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组成、评价与影响。第二部分传统思维与人生价值从中国哲学的角度,介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第三部分传统教育思想与古人治学精神介绍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演化、传统教育思想及古人读书与治学。 传统文化与智慧人生第四部分道德修养与从政人格介绍传统道德对古代读书人的政治影响,阐述古人从读书到从政的人格变化及读书与仕途的关系。绪论国学与“国学热”一、国学的概念二、对“国学热”的思考三、怎样学习国学第一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及其影响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及中国应有的奉献二、当今世界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概念及其再认识第二章:文化的概念与中国文化的开端一、文化及其内涵二、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三、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第三章、古代史学与中国文化一、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二、古代史学的特色与巨大成就三、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第四章、传统美德与中国伦理思想一、传统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的形成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传统美德与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第五章、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一、古典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二、古典文学的辉煌成就三、古典文学的人文精神第六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中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二、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三、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第七章、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化一、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二、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三、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佛教四、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性第二编传统文化的灵魂古代哲学与古人智慧第八章、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一、早期儒家思想二、早期道家思想三、中国佛教哲学四、宋明理学(或称道学)第九章、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及其特色一、天人之学二、变异之学三、会通之学第十章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人生境界与传统哲学的现实意义一、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与人生境界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现实意义第三编传统文化的摇篮古代教育与古人治学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学校的源流与特点一、古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二、中国古代官学三、中国古代私学四、中国古代书院第十二章、传统教育与传统文化一、传统教育概述二、传统教育思想的特色及影响三、传统教与学的经验和特点第十三章、中国早期的教育思想与学人治学精神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三、荀子的教育思想四、墨家、道家、法家的教育观五、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六、两汉南北朝的教育思想第十四章、唐宋至明清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一、韩愈的师道观二、北宋的教育思想三、朱熹的教育思想四、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五、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教育观六、颜元的教育思想第四编中国古人治国从政与人生理想第十五章古代人治社会的特色与古人从政策略一、专制制度与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三、传统专制社会对中国文化及文人的影响四、传统文化及古人从政人格的近代影响绪论:国学与“国学热” 一、国学的概念1、国学概念的形成。
“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 20世纪初我国学者提出近代意义上的“国学”的概念,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其中的“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此后渐渐形成了三种国学的概念: 第一种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即西方文化在近代输入以前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学术体系,所谓学术文化意指学术形态的文化,而不包括非学术形态的文化,如民俗等。 第二种是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一切传统文化形式都包括在内。即国学就是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中产生的学术、学问。也就是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的,从乌龟壳到孙中山我们都应该认真研究和总结的学问。 第三种则是指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作的研究体系,即国学研究。 目前我们所说的“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其国学概念是指第二种意义上使用的概念。 2、对国学概念的分析。具体地说,“国学”包含有三个层面: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有一种最起码的亲近感与敬畏心,应自觉成为一名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如对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史记、汉书等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应该有基本的了解。
第二、它是一种思维智慧,是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不管中国人有没有正式地把国学当做学问来学习,都是在国学的氛围里成长的,受到其熏陶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面对同样的事情,中国人和西方人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第三、“国学”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比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应该说,这些价值观层面的东西,才是国学最根本的内容。当然,在强调价值理念为“国学”核心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国学”综合性与整体性的特征,不能把“国学”收缩为单纯的精神、理论层面,而应该系统梳理“国学”演变的轨迹,区分“国学”的原生态与次生态,界定“国学”的“道”与“术”的关系。现在,有很多人在呼吁重归传统、倡导弘扬国学,但却很少有人清楚我们究竟要回归哪个传统,我们到底要弘扬哪种国学?是回到明清?还是唐宋?抑或秦汉?甚至先秦?是依隋书经籍志所最终确定的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还是汉书艺文志所系统构建的六艺、诸子、诗赋等六略之学?是回归以经典传承为中心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六艺”呢,还是回归以全人培养为宗旨的“礼、乐、书、数、射、御”的“六艺”?倘若连这些都没有任何感觉,理不清头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却侈言国学,大谈传统,则不免是顾盼自雄,自娱自乐而已。
二、对“国学热”的思考在经历了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90年代以来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 上世纪初从“五四运动”批判孔家店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隔绝了多年之后的人们,在文化信心得以恢复的同时,便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连续不断、有古有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近百余年来中国遭受了沉重的屈辱和曲折,因此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对于民族生命的畅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学热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孤立地看待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过程,而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及其近代曲折的历史来认识,把它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视为民族奋斗史的新篇和文明史的新开展,看成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成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归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 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文化的发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价值及其普遍意义;把个人连接、融入到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建立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升华,也是推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民族生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 国学热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新的变化,也使得青年一代在寻找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等方面把眼光转向古老文明的人学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已经成了现代人待人、处世、律己的主要资源,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周恩来曾说,中国人办事的一些哲学思想“来自我们的文化传统,不全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27-328页)。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方面,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国学热还有助于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影响。百余年来,我们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谋求现代化,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要继续学习,扩大开放。但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产生过全盘西化的思潮,对民族文化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意识彻底失落。这既不利于现代化,使现代化失去民族精神的支撑,又易导致食洋不化。中国有五千年连续记载的历史,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切社会科学的原理必须通过历史的经验的检证,才能证明其真理性。国学热有助于人们对西方文化以特殊为普遍的立场进行反思,对引进或移植自西方的学术体系进行反思,通过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
这种重视中国经验与智慧的努力,在实践领域尤为突出,如在西方管理思想之外,积极寻求基于中国文化的概括、提炼、引导的管理之道,已成为中国企业家最热门的追求。三、怎样学习国学学习国学就是要学习和研究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学习研究古代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如断代史、地域史,思潮、流派、人物国学人物顾炎武,但学者首先要有“通观”的素养。而目前的学科限制,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离开古代学术传统渐行渐远,不利于深入研究。国学学科的设立是对现行文、史、哲、艺、政、教等分科式教育的一种必要的补充。设立国学学科绝不是要取代现行的文、史、哲、艺、政、教等学科,而只是一种补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现行西方大学的学科设置上国学人物顾炎武,既有文、史、哲诸学科,又有古典学学科,不相妨碍,而恰好相互补充。我们拟设置的国学,类似于西方的古典学。 在传承、弘扬与学习“国学”方面,提倡“三纲九目”:第一,要强调“三个回归”,即回归文本,回归主流,回归核心。第二,要完成“三个沟通”,即沟通古今,沟通中外,沟通知行。第三,要实现“三个超越”,即超越文本,超越“四部”(即“经史子集”),超越国界。如西周时期的“六艺”,是培养“全人”人格的,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的教育。
“礼”、“乐”是道德、思想和精神的指导;“书”“数”是自然科学知识、文化技能的学问;“射”“御”是军事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孔子之后的“六艺”却变成了纯粹的课本、书本知识: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中,把官方的“大学”六艺,改变为儒学课本的“新六艺”即“六经”,后因乐失传变为五经。今天在学习“六艺”时不仅要回归对西周时期的“六艺”的认识,也要对五经认真研读。中华文明对世界有过巨大的贡献,古代的许多重大科技发明发现闻名世界。直到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接推动了近代科学在欧洲的崛起。中国的先进文化更成为了欧洲启蒙运动批判神权和贵族的有力武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文化衰落是近代的事情。自秦汉至清代初叶,中国长期是以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先进的大国雄立于世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我国特有的博大精深、内容深邃的瑰丽宝库,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汲取,大力弘扬。但传统国学中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不能认为传统国学全部都是体现文化精粹的所谓“国粹”。 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适应当代的世界潮流和新的形势,构建顺应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的国学体系。曾子在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曾子还接着说,要想修身,必先正心,要正心,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