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子姓萧氏的话题,有网友提问:既然孔子是子姓孔氏,请问老子、庄子等诸子也都是子姓吗?教科书说“子”是尊称,到底是尊称还是姓氏?
鉴于国人对传统文化了解太少,许多人的国学知识近乎为零,更有众多的不懂装懂,以讹传讹,我就再来说说诸子百家的姓氏问题。
01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都是子姓
自唐以后的许多文献都说老子是李姓,叫李耳或李聃。今天的许多学者都沿袭这一说法。
其实,老子不姓李,而是同孔子一样,子姓。老子、孔子、墨子、庄子都是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后裔,也就是商人后裔,皆子姓。
老子的父亲老佐是宋国宋戴公(戴氏始祖)时期的司马,宋国宗亲,为子姓老氏,所以叫老佐。宋戴公时期战乱,老佐战死,其怀孕的妻子逃到了陈国,在陈国生下了老聃。
在诸子百家中,老聃是春秋时期最早出名的一位。因为当时无人能出其右,人们以其姓氏简称之,子姓老氏,故曰老子。请注意,只有名人才可以这样,以姓氏简称或尊称,因为无人不知这是指谁。这种以姓氏或地名指称某人,通常只有名人才享受如此殊荣。更简洁的指称有晋公、宋公一类称呼,就比如在晋国最先称霸时,人们称晋侯为晋公,并不称晋文公(晋文公是后世的谥号)。这是因为只要讲晋公,就无人不知是指谁。
紧跟老子之后出名的是孔子,因为同样是宋国后裔,子姓孔氏,故曰孔子。
同理,墨子、庄子皆宋国后裔,都是子姓,故如此称之。大家可自行查阅史料。
02
老子为何变成了李姓
老子变成李姓,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唐朝国强民富,皇帝也很自大,为了给自己的祖先添光彩,特意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赐姓李。
为了显示这不是开玩笑,大唐还组织了一班文人编写了老子的世系家谱,诸如赐其父名李乾,赐其子名李宗诸子百家墨子出场,赐其孙名李注,赐其曾孙名李宫,如此等等。
皇帝为彰显其身世尊贵,托古赐姓,这在古代并不少见。只不过这李唐王朝因为追捧道教,拿道家始祖来说事,有些太无视世人智商罢了。
我们也知道,李唐王朝皇室有鲜卑血统,作为中原王朝的继承者,为彰显其正统,就得表示对中华血脉和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所谓正统,“正”指政权和文化的传承有序,一脉相承,“统”则指国家和文化的统一。正因如此,所以才不仅自己要姓李,也要把李姓推上中华历史的渊源之上。
皇帝说自己姓李,还说自己是老子后裔,没人敢说不是对吧。但历史就是历史,老子姓子不姓李,这是史实,需要正本清源。今天的许多学者,甚至是著书立说号称国学大师的大学者,依然沿袭老子姓李的讹谬诸子百家墨子出场,这很不应该。学者要有起码的严肃态度,不能再继续胡说八道了。
03
为什么诸子百家多子姓
商代是中华文明真正迈入了成熟文明的时代,其标志是成熟的城市文明、文字和国家形态,这已经为考古所实证。此前的夏王朝还只能算是文明启蒙阶段,至今也还是传说多于考古实证。
周氏部落是与商同时代的氏族部落,早期生活在西戎之地,自古公亶父东迁之后逐渐发展壮大。到商中后期,周氏已经可以与商王朝分庭抗礼了。周先后与商发生过多次战争,易经中的“帝乙归妹”就是周与商发生战争后,商王帝乙为搞好商周关系而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周国的故事。
到商纣王时期,周氏已经强大到可以夺取政权的程度了。周文王当时已经是商纣王的西伯侯,与噩侯和九侯并立为商王朝的三公。商王杀噩侯和九侯,周文王知道自己也很危险,于是决定起兵造反。造反失败,被囚七年。此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作为当时的中央王朝,商王朝的文明程度当然远高于周国。所以周灭商之后,周武王要请教商纣王的兄弟箕子,箕子作《洪范九畴》传授治国之道。后来的所谓周礼,虽传说是周公旦的贡献,其实周礼是基于商礼而诞生的。
商灭国之后,其宗室被封了多个诸侯国,其中最大的当然是商纣王弟弟微子的宋国了。宋国在西周时期其实是整个周王朝最文明开化的诸侯国,这或与商的文明传承有关。
大家都知道宋襄公的故事,今天的人们把宋襄公的故事当笑话看。其实宋襄公的所作所为恰恰是周王朝礼制最忠实的践行者,尤其是关于战争的礼制。都不守规矩时,守规矩者才成为笑话。
当周王室自身开始颓败,出现礼崩乐坏的情况下,谁坚守礼制谁就会吃亏。正如泼妇与贵妇在一起,贵妇绝对干不过泼妇。春秋以降,宋国一方面倍受强大的野蛮人楚国欺负,一方面在诸侯争霸中屡遭战乱和相互离间导致的内乱,开始国力衰微。
但我们能够看到的史实是,春秋时期最早出现的文化名流基本都来自宋国及其后裔,这或许不是偶然的,应该与宋国和商代的文化积淀不无关系。
04
诸子百家并非都是子姓
除了春秋时期和战国前期的老子、孔子、墨子、庄子都是真正的子姓外,其他的诸子百家是否也都是子姓呢?
不是,或不全是。
比如孟子、旬子、鬼谷子、韩非子就不是子姓。他们不是子姓,为什么也称“子”?
要知道,老子写《道德经》的时候,并不是叫《道德经》,而是叫《老子》。为什么叫老子呢?因为老子写这篇旷世奇文的时代,文章是不用标题的。就比如《诗经》和《论语》中的篇章全都没有标题,后来的人只好用篇章的第一个字或词作为篇章的标题。《关睢》取自该篇章的头一句“关关睢鸠”,《述而》取自该篇章首句“述而不作”对不对?
老子写完旷世奇文后,迅速传开了。人们问谁写的?
老子写的。
于是这旷世奇文就用了《老子》为标题,这样的标题意思差不多就是“老子说:”,然后才是正文。
到后来,人们发现这文章的内容与“老子”的标题不太搭配,标题还是应该体现文章的主旨,于是依据文章讲述“德”和“道”的内容,就将标题改为《德道经》,这大约发生在战国后期或汉代初期。再后来又感觉“道”似乎应该在“德”之前,于是再改为《道德经》,这大约发生在汉以后。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们的著作都是以“某子”的名称命名,后来出现的孟轲、旬况、韩非等人也都是他们所在那个时期的名人,他们的著作应该怎么命名呢?
其实在战国时代,这些人的著作并未被称为《孟子》《旬子》《鬼谷子》《韩非子》一类,将他们称“子”是汉以后才有的事情。比如“孟子”之称最早见于东汉赵歧的《孟子题辞》,曰“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鬼谷子》过去也不叫《鬼谷子》而是叫《捭阖策》。关于鬼谷这个人,也只在司马迁著《史记》时才在《张仪列传》等处提及鬼谷先生,但并未称“子”。史上有无鬼谷其人,尚未可知。司马先生或许出于对战国时期出现一批张仪、苏秦之流的纵横家感到太困惑,想必他们应该有个共同的老师才合理,于是杜撰了?
总之汉以后的人们对春秋时期的姓氏问题并没有弄清楚,不知道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被称为“子”是因为子姓的缘故。误以为“子”是一种尊称。
何况,“子”本是周王朝贵族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一个,算是尊称了。周代除周王外,诸侯称“公”者为中央王朝的执政官,即所谓位列三公之人。未在中央任职者称“侯”,“伯”是王室父辈的专享封号,剩下的普通小国诸侯就只能称“子”或者“男”了。比如楚国国君在周王面前被称楚子,但在楚国国内却被国人称为君。楚君之下的楚国贵族士大夫们则只能像楚君在周王面前称“子”一样,以“子”谦称了。尤其是在楚国称王之后,这楚国的贵族士大夫更可以以“子”谦称自己。这样,“君”与“子”就慢慢演变成了国君与贵族士大夫的指称。这“子”也就有了尊称的意味。当然,再后来,这“君”与“子”又合并为“君子”。所谓文字和语言的演化,其实多数是以讹传讹所致。
“诸子百家”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词儿,是汉以后才出现的。西汉“罢黜百家”的时代也只有“百家”而无“诸子”之说,“诸子”说在东汉以后才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只有老子、孔子、墨子、庄子等,后来拓展为“诸子百家”,正如唐朝皇帝要封老子为李姓一样,人们给那时的“百家”强加了“子”的称谓,至少自以为是尊称而已。
这种以“子”为尊称在唐宋以后更为盛行。比如苏轼写《方山子传》,直接称河东狮吼那位丈夫陈季常为“方山子”。这时的“子”除了表尊重,似乎还有那么点调侃的味道了。
我虽非国学专业出身,但对古代文化颇有研究,因为我真好古,兴趣使然。所以别在我面前说什么专业的人讲专业的话,有些所谓国学大师,我是真的看不起哈。
我的新书《文明与幸福:人类行为的逻辑》重在梳理人类文明史,从中寻找人类行为的逻辑,以便能找到解释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书中不乏对传统文化的追根溯源。需要我本人签名版新书的朋友可加我助理微信()联系具体事宜。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