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问题引起了家长们的争议:究竟应该让孩子学习国学吗?
大家似乎就此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国学教育应该从小抓起,非常热衷于让自己学龄前的宝宝接受“国学”启蒙教育,诵读《唐诗》、《宋词》、《三字经》、《百家姓》等;而另一派认为,国学并不适合现在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在物质文明的今天,国学经典看起来是“过时的”。
“国学”一词出现于二十世纪初,是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特色免受西方思想的侵蚀而提出的。实际上,国学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因此,小编认为,国学教育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傅佩荣先生所说:“国学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
有些家长说:我只希望孩子能够在学校提升学习成绩,改善记忆力和专注力,再提高一下表现能力和组织能力什么的,为什么还要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
继承经典国粹,传承中华文化,这是从大的方面讲,学习传统文化的作用。那么,它究竟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怎么样的好处呢?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
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人生道路更加平坦宽阔。
2、专注力提高。
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心无杂念、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能力出众。
从小经常背诵经典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将明显优于不接触国学的人,甚至还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超强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升。
读懂国学,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小学经典国学常识必背,且背熟《唐诗》、《宋词》、《成语》、《蒙学》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大大提升。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具有深度。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这些孩子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5、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升入小学,甚至中学的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孩子头脑之中小学经典国学常识必背,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6、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
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层次,在家庭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风气。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孩子经典诵读教育,可以说对全脑发展都有帮助。
杨振宁曾讲过自己对于国学学习的一段经历:“我小时候就读很多《唐诗》、《宋词》,妈妈当时要求一天背一首,后来大一点就背《孟子》,父亲每天用一个小时来教我《孟子》,教了一个半暑假,把将近三万八千字《孟子》从头到尾都背了。我读了《孟子》就知道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哲学,对我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远比那时候我的父亲教微积分,找一个家庭教师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我们一生中,学习能力绝佳的时间是有限的,就是出生到中学这个年龄段,记忆能力强,背诵过的东西甚至能做到终生不忘,这是我们大人都有所体会的,所以说,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国学经典将终身受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
诵读国学经典,就像在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交朋友,轻松的接受他的教会,吸取他的智慧。也许年年龄尚小的孩子对这位智者说的话、讲的道理还不太理解,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体会就越来越深。
因此,家长应当从小引导和支持孩子学习国学,这关系到孩子的人格、教养,甚至他一生的文化基底。传统文化的智慧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融入到儿童的知识结构中,他们会将其运用在生活、工作、学习、处事的各个方面,最终成为一个博学多才、沉稳笃定之人。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