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布
青山棚户区改造前的老街景资料图 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棚户区改造前,当地居民在简陋的平房中生活居住资料图 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昔日的棚户区已变身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楼 记者胡九思 摄
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的四点半学校 记者许魏巍 摄
现代化的钢城四小 青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青山老工业棚户区,伴随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而生。1955年起,10万大军云集青山,建设“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先生产,后生活”,建设者们不讲条件,住进简易工棚。时光荏苒,这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渐渐老去,成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一步跨越了整整60年。
“我以前就住过这样的房子,夜晚看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厂里上班。”4月22日,位于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里,71岁的胡昇老人在棚户旧景区域对参观者娓娓道来。泛黄的旧报纸糊满墙面,蒙尘的白炽灯发出昏暗灯光。岁月,在这一刹那,回到从前。
这一天是这个展馆“满月”的日子。开馆以来,胡昇这位湖北省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叶落归根”,10多次来这里讲解,“我在工人村棚户区生活了10多年,要把过去那段历史讲出来。”
展馆讲解员胡昇
看到煤灰山变回儿时戴家湖
我叫胡昇,今年71岁了,在青山区生活了60年。当年1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云集青山,将“荒五里”建成工人村、红钢城,挺起共和国钢铁脊梁,这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直到今天仍然是激励我们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必须一直传承下去。
1955年,8岁的我随父亲来到这里。那时候,青山区真的是青山绿水,满目苍翠。
工人们围着戴家湖建设工棚,这就是后来的工人村,我就住在离湖两公里左右的地方。
当我第一次看见波光粼粼的戴家湖,一下子乐坏了,这不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好地方吗?那时湖面上千亩,湖水清澈,夏天开满荷花,鱼虾满塘,湖边的山坡上是层层梯田,种着水稻和果树,非常美丽。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建钢厂首先要有电,1957年青山热电厂建起来了。燃烧剩下的粉煤灰用粗管子排进了戴家湖。到上世纪70年代,戴家湖就成了“大操场”,我和伙伴们还在里面踢过足球。
上世纪90年代,煤灰、泥土高出地面10多米了。人们就把戴家湖改了名字,叫做“戴家山”。一刮风,“戴家山”周围全是灰,住在房子里不敢开窗户,人走出来就变得“灰头土脸”了。一下雨,黑色的泥水就从“戴家山”流到大路上,我们还专门绕山修建了堤坝,可是1998年这堤还是溃了口,黑水横流。
2003年,国家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粉煤灰因为是很好的制砖材料,一下子变成了宝贝。川流不息的大卡车一车一车往外运粉煤灰,“戴家山”也越挖越矮,最后竟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坑。
改造戴家山,老百姓的呼声越来越高。2013年12月,总投资4.26亿元的戴家湖公园终于正式动工建设。用了一年半,到2015年5月,这个公园就开门迎客了。
2017年,戴家湖公园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个奖可不一般,堪称中国城市环境“奥斯卡”。2018年,这里还要建设戴家湖公园二期工程。环境越来越美,我们住着越来越高兴。
我70多岁了,现在经常梦见儿时的戴家湖。我很幸运,今天又看见“戴家山”变回了“戴家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棚改搬迁户胡友明
搬了10次家住上好房子
我叫胡友明,今年71岁,现在住在青山区厂前街青馨居小区3栋1单元1901室。我是棚改二期的搬迁户,在棚户区住了44年房屋拆迁用梅花易数怎么算,可能是青山区在棚户区住的时间最长的居民之一。
我是湖北孝感人,1971年从部队转业,1972年来到武汉青山区,在武冶机修当车工,直到2008年退休。2016年10月搬到青馨居之前,我在铁铺岭社区的山岗村、简易村、基建村来来回回搬了9次家,每次都没有离开棚户区,房子都差不多一个样,我曾经以为要在棚户区里住一辈子的。
我住过的平房都不大,就二三十个平方米,单身的时候更小。后来老婆从农村来了,有了女儿,单位才分了间大一点的。房子太老了,下雨总爱漏雨。一家子围着桌子吃饭,雨点就经常滴到菜和饭里,我还担心房子什么时候会塌下来。这边用提桶装,那边用脸盆接,叮咚叮咚,就像奏音乐!
那个时候也没有专门的厨房,用个铁桶挖个洞,捡点柴火回来,就可以在门前支锅生火做饭了。
上厕所的话,要是想上好一点的厕所,就走个12分钟,到青王路边上的正规公厕去上。要是想将就一下,上差一点的厕所,就走四五分钟,到棚户区里的茅厕上,那个环境就不能说了。
现在多好啊,我2016年搬进了这套6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交房的时候厨房卫生间都装修好了,我只简单铺了地板,买了些家具就住进来了,“盼了这多年,终于住上了好房子,我是青馨居第一批住进来的。”
从原来低矮破旧、面积狭小的棚户,搬进这宽敞明亮、视野开阔的高楼大厦,再不担心刮风下雨,也不担心上厕所排队,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
2006年起,武汉启动棚户区改造,我就开始收集棚户区改造的新闻,把报纸剪下来贴在一个本子里。第一篇稿子的题目是《武汉启动最大棚户区改造 青山1.3万户将告别“棚子房”》,到2016年7月底,最后一篇稿子是《青山区棚改二期按时交付》,总共有26篇稿子。
那个时候看到红钢城、工人村的棚户区拆了,居民搬进了新房子,我好盼望我住的厂前地区能快点搞棚改。现在,我终于如愿了。
外来媳妇周俊芳
住进电梯房当上网格员
我叫周俊芳,今年37岁,家住红钢城街临江港湾社区,现在是工人村街青康居社区第二网格员。我是嫁到工人村的一名外来媳妇,亲身感受到了棚户区改造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
记得2001年8月,我第一次到我爱人居住的地方——工人村10村。下车的一刹那,我简直惊呆了:我平生第一次见到居住环境这么差的地方,村子的路口又窄又脏,20几个平方米的空地上,居民拿着芭蕉扇坐着乘凉。
走进他居住的地方,是一个30平方米的通间房,里面还隔了间厨房,墙面刷的是绿色油漆,好多地方都掉了漆,露出里面的石灰。简朴的四角方木桌,就是一家人的饭桌。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和电器。
2007年6月,我被工人村街党工委聘用,有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两个月后,我被派到拆迁入户小组,登记居民信息,宣传棚改政策。渐渐地,居民对我产生了信任,我的工作也开展得比较顺利。同样作为被拆迁的一户,我也早早地签了拆迁协议,盼望着尽早住进新房。
2009年8月,我们一家和其他居民顺利搬迁到临江港湾社区,住进了电梯房。小区内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有幼儿园,还有健身场所,居住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让我如愿住进新房;感谢工人村街给我人生第一份工作。我将继续发挥我的光和热,做好社区居民工作。
青山老工业棚户区,伴随新中国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而生。1955年起,10万大军云集青山,建设“共和国钢铁长子”武钢。“先生产,后生活”,建设者们不讲条件,住进简易工棚。时光荏苒,这些低矮简陋的平房和它们的主人一样渐渐老去,成为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棚户区。2016年,青山棚户区居民全部搬迁新居,一步跨越了整整60年。
“我以前就住过这样的房子,夜晚看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厂里上班。”4月22日,位于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里,71岁的胡昇老人在棚户旧景区域对参观者娓娓道来。泛黄的旧报纸糊满墙面,蒙尘的白炽灯发出昏暗灯光。岁月,在这一刹那,回到从前。
这一天是这个展馆“满月”的日子。开馆以来,胡昇这位湖北省博物馆的“001”号讲解员“叶落归根”,10多次来这里讲解,“我在工人村棚户区生活了10多年,要把过去那段历史讲出来。”
留汉创业博士章志福
事业从此起步成创业导师
我叫章志福,今年36岁,江西临川人。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青山创业,在青宜居社区里的虹蔚青年孵化器注册成立了武汉盛锐丰科技有限公司。
4年多来,公司从创业初期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拥有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业务量从起步阶段半年没有订单,到现在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成为中国智慧农业产业领域的一颗新星。我也从当年的武汉市“大学生创业先锋”,成长为全市“大学生创业导师”。这一切,都离不开青山区各级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
2014年房屋拆迁用梅花易数怎么算,我回江西老家时偶然发现一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试验基地。我想,如果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相结合,对肥料、水分、气候、图像、温度、湿度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远程传送,将大大提高试验效率。
带着这样一种兴奋,我怀揣着计划书,在长沙见到了袁隆平院士,说出杂交水稻大数据平台的想法后,袁隆平院士非常支持,亲笔写下推荐信,在湖北、江西、江苏等地推广,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作为新一代创业青年,我的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新技术”“新模式”应用于“新农业”,经过公司不断自主创新,开辟了新农业的“禾目”模式。
“禾目”寓意农业之机器眼,系统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实时采集光照、二氧
化碳、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肥力等农业生产关键要素,通过“禾云”云计算中心的生产模型分析和控制农业设施,进行精准的灌溉施肥,实现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
我们还开发了“禾脉”农产品全过程追溯平台,消费者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自己买的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确保吃得健康。
现在,青山区为改变棚户区人口结构,增加新鲜血液,在工人村地区打造“微创谷·青年主题社区”,在全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青和居,拿出1092套住房给大学生创业者居住。周边一共建设了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1个社会组织孵化器,助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以及民生组团建设。
社区书记桂小妹
组织“敲门组” 服务回迁户
我叫桂小妹,今年37岁,是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书记。我是土生土长的青山人,在棚户区生活了30多年,见证了棚户区的变化。
棚户区改造不仅要让居民从低矮破旧的房子里搬进高楼大厦,还要让他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开心。
青宜居社区的居民回迁不久,街道、社区就发动党员志愿者和居民骨干成立了“天天敲门组”,上门关爱空巢、孤寡老人,帮他们买菜做饭、陪他们聊天排解寂寞,还可以调解邻里矛盾纠纷。
现在,“天天敲门组”作为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一个载体,已经在青山区全区推广。
这两年,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民生组团”,棚改回迁小区的生活配套越来越好了。我们青宜居社区开办了“社区好味到”幸福食堂,居民们花10元左右就能吃到卫生可口的饭菜,解决了老年人就餐的难题。
社区里还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引进了一家民营医院,基本实现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一般的小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诊疗。
这几年,工人村地区环境变美了,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设施也逐渐跟上来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棚改一线指挥人员倪红
留青山绿水记浓浓“乡愁”
我叫倪红,今年48岁,现任青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棚改二期时担任青山区房管局局长、党组书记,并兼任棚改二期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青山老工业棚户区主要分布于工人村、青山镇、厂前、红钢城四个街道的11个社区,占地面积6220亩,房屋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居民13709户,常住人口40310人,约占当时青山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棚改工程于2007年4月26日正式奠基启动,分为两期实施,棚改一期从2007年至2013年底,改造棚户区居民11142户,占总数的81.3%;棚改二期从2014年9月实施,改造的棚户居民2518户,占总数的18.7%;建成5个安置房小区,共计16959套(其中棚改安置房11724套、棚改租赁房4143套、大学生公寓1092套)、总面积110.81万平方米,已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居民全部实现回迁安置。
青山区棚改得到了中央、省、市的大量优惠政策支持,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开行贷款和中央政策性惠民资金,不足部分由区里打包优质地块的土地收益作为补充。两期资金封闭运行,总体收支基本平衡。
在棚户区改造后建成的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青山区委宣传部和长江日报传播研究院联手打造了青山绿水红钢城新时代展馆,这是一个群众家门口的十九大精神宣传阵地。这个展馆再现了红钢城工人村棚户区6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人感知青山绿水浓浓乡愁,传递共和国老工业基地奋斗足迹;感受“咱们工人有力量、奋斗人生才幸福”的精神,激发大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棚户区,一个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在慢慢消失。人们的生存发展权越来越受到尊重,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越来越得到认可,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越来越清晰显现。青山棚户区一步跨越60年,正是中国城市治理向弱势人群倾斜、让无力者有力的一个标本。回望来时路,正是在一次次“以人民为中心”的棚改实践中,满足了青山棚户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又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长江日报)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