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孩子学校搞了一个诗词大会,班里有个小朋友,那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从李白到杜甫,从咏物到讲人,诗句信手拈来。我们家长们不禁感叹,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啥都做得很不错。
当然,这里没有别的其他意思,只是想说,当父母用心了,孩子也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馈”。因为据我们询问,这个孩子的家长,其实并没有专门的对孩子进行古诗背诵之类的训练,而是最开始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古诗启蒙,孩子慢慢的就爱上了古诗词,然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这让我又想起了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其中有几个小朋友很亮眼,他们对于古诗词的熟悉不亚于成年人,通过对他们的家人反应,都可以看到,孩子对于古诗文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来。
在当前的大语文时代,如果只是单纯地背诵诗词,那就失去了孩子们对于古诗背景的探究。想要有效的启蒙孩子的古诗文,家长该如何去做呢?
我推荐这套由米莱童书出版的《给孩子的博物古诗100首》,它采用的是趣味漫画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古诗的时候充满兴趣,并且融合到古诗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在大脑中留下了印象。
《给孩子的博物古诗100首》这套书,一共有四册组成,分别是《常识篇》《文化篇》《科学篇》《历史篇》。书中包罗万象,从花草鱼虫、山水风物到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等。这套书完全就是一套“掌上”博物馆。
一、衣服的布从哪里来
我们都读过孟郊的《游子吟》,诗歌说的是父母对于远游孩子的牵挂,在孩子远游前对孩子的衣服进行密密的缝补,生怕未来孩子的衣服坏掉。临行前的密密缝补,也有希望游子早日归来的意味。
小朋友们是不是会有一个想法,布从哪里来的呢?在《常识篇》这册中,就专门对布从哪里来做了讲解。
传说里面提到织布的技术来自于天上的仙女,但我们古代对于织布却很早就出现了。我们如果自己观察,布是有横和竖两种线型进行交叉而成。
但线是怎么来的呢?
像我们的丝绸衣物的丝线,来自于蚕宝宝长大以后吐的丝;我们的棉衣的线则来自于棉絮;我们的粗布衣大多来自苎麻。
当然了,现在我们的衣服布料更多品种,还有一些化学合成的产品,都丰富了我们的衣物,也让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身体。
二、古人也要写读后感
很多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完书以后,老师或者爸爸妈妈会询问自己对于书籍的看法,或一些想法。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
但这种读后感,也让小朋友们很苦恼,好像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样子才是合适的读后感,写的好像达不到标准。
但小朋友们知道吗,古代人也要写读后感的,相信如果你们看过他们的读后感,也会有所想法。
南宋诗人朱熹就写过一篇《观书有感》的诗歌,其中有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成为了经典诗句。它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池塘里的水这么清澈呢?那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过来。
作为最有学问的南宋学者,这句诗还隐藏着人们要不断地吸取知识,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
除了朱熹,还有陆游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更是告诫他的儿子,不仅仅要掌握书中的知识,还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去一一作为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知识变为自己的。
三、古诗中藏着的“科学”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古诗词宝典怎么做,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是不是都耳熟能详?这首诗中就藏着不小的“科学”。
为什么枯萎的草哪怕经过了火烧,最后还能够在下一个春天生长出来呢?这些草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顽强呢?
这就是因为足够的“肥料”。
野草的地上的叶子,哪怕经过野火烧,但它的核心“地下的根”没有任何的被破坏,所以来年在野火焚烧之后的肥料基础加持下,它们继续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的冒出新芽。
怎么样?父母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是不是他们会很容易的掌握?
古诗本身就是随心而来,哪怕诗词经过推敲,也依然挡不住它深藏的趣味性、科普性等等。孩子们在真正的理解背后的内容古诗词宝典怎么做,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古诗。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给孩子启蒙,或者孩子还没有掌握住这些古诗内涵,都可以使用这套书来试试。
本站声明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学习参考。